首 页   实验室概况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研究生培养   开放合作   支撑平台   English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学术报告
头条新闻
友情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闻公告 > 科研进展
蒋学龙研究团队揭示肯尼亚不同保护地类型和管理模式对多维度兽类多样性的影响
2021-09-23 | 作者: 李学友 | 来源: 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 |【小  大】【打印】【关闭】

  自然保护地建设是应对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一种手段,但是随着物种持续减少和生态系统退化,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仅通过新建或扩大现有的自然保护地尚不能确保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评价是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肯尼亚地处东非,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个不同类型和管理模式的保护地,其管理性质包括政府、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和个人等。不同的保护地类型和管理模式可能反映了不同的保护效果。珍稀濒危、大中型哺乳动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示物种,并且在生态、分类、性状和行为等方面具有高度多样性,对栖息地破碎化和人类活动较为敏感,其保护状态通常反应了保护地的管理成效。在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物种、功能和系统发育等不同维度的多样性水平。 

  为了评价不同类型保护地的效果,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肯尼亚不同类型保护地内陆生哺乳动物物种组成、功能及系统发育多样性,并重点探讨关键类群(大型食肉动物、大型食草动物和濒危物种)在各类型保护地内的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肯尼亚几乎所有陆生哺乳动物分布区都至少涉及到一个保护地。然而,关键类群分布区被纳入保护地的比例均较低,关键类群的许多分布区尚在保护地范围之外,因此,需要针对关键类群或物种建立新的保护地,以达到目标类群物种至少三分之一的分布区得到有效保护的标准;研究发现,保护地类型和管理模式与多样性差异没有显著关联,虽然由政府管理的保护地比私人管理的保护地有更多的独特和关键物种,但类群间的平均多样性水平近乎一致;保护地大小和建立时间(年)对关键类群多样性差异的方差贡献较大,但对所有物种集合的解释力度却较低。研究提示:在肯尼亚现有保护地中,陆生哺乳动物的科学保护需要清晰界定各类型保护地的管理模式及目标,建立各类型保护地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协同保护机制,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该研究成果以Th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in Kenya为题发表在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领域国际主流刊物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期刊。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肯尼亚籍博士研究生Kenneth Otieno Onditi、副研究员李学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蒋学龙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编号:SAJC201612)项目和CAS-TWAS院长奖学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531-021-02276-7 

图1 肯尼亚保护地陆生哺乳动物在管理和类型之间的分布图 

图2 基于关键物种(大型食肉动物、大型食草动物和濒危物种)多样性水平的保护优先区识别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邮编:650223  联系电话:0871-519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