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姚永刚课题组在线粒体DNA复制方面的新发现
2010-03-16 来源:疾病机理遗传学和进化医学学科组 作者:毕蕊,庄馨瑛
0

线粒体拥有自身的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其复制和转录受到线粒体和核基因的双重调控。线粒体DNA(mtDNA)复制主要存在两种模型,即链置换模型(the strand-displacement model)和链结合模型(the strand-coupled model)。链置换模型认为线粒体复制从特定位点起始,H链先单向复制到mtDNA分子的约2/3位置,使L链复制起始位点暴露,随即引发L链复制;而链结合模型认为线粒体复制从多个位点起始,双链同时双向进行复制。关于线粒体复制模型仍存在一些争论,但这两类复制模型都认为mtDNA中一段长约1kb的非编码序列,即控制区(control region)或称D-环(D-loop)与mtDNA复制密切相关,其中含有很多控制复制的功能元件如复制引物结合位点、复制起始位点、复制终止位点等。在现有mtDNA数据库中,尚未发现正常人D-环区有大片段插入和缺失的情况,这间接说明该区域在mtDNA复制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近期,姚永刚课题组的毕蕊、张阿梅、张文等在对我国人群mtDNA D-环区突变频谱的研究中,在一个正常人家系的mtDNA中意外发现其D-环存在一段50 bp的缺失(m.298_347del50),该缺失导致线粒体保守序列框Ⅱ(CSBⅡ)和线粒体复制起始过程中的引物结合区被移除,而这两个功能单元在以往的研究中被认为与mtDNA的复制起始调控有关。该50 bp缺失在研究的家系母系成员中可以遗传,且在不同的组织样本如头发、血液、唾液等都存在,具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相对于正常对照人群血液细胞的mtDNA拷贝数来说,含有缺失的家系成员的mtDNA拷贝数未见异常,且该家系成员无相关遗传性疾病。这一发现对D-环区的这两个复制功能单元在复制模型中是否必需提出了疑问,提示mtDNA的复制机制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为复杂。我们推测该家系成员的mtDNA的复制可能存在其他代偿途径。对此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望进一步认识mtDNA复制的复杂机制。该研究工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刊物《Human Mutation》(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3278267/abstract )。

该研究工作得到云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